近日,自然資源部公布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案例,由蚌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薦報送的《蚌埠市鐵路專用線城市更新與空間研究》入選自然資源部第一批國土空間規劃優秀城市更新案例。
蚌埠歷經百年發展,遺留下大量鐵路專用線橫亙在城市中心,成為城市空間的困擾,同時其潛在的巨大價值為城市發展和功能完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空間機會。如何創新性地將鐵路專用線廊道從工業時代特有的產業走廊轉化為新型的城市空間,蚌埠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從城市更新入手,合作編制《蚌埠市鐵路專用線城市更新與空間研究》。
空間研究把握了線性開放空間系統連續的特征,結合鐵路沿線空間轉型和功能完善,加強開放性、公共性、多樣性,為蚌埠創造城市空間特色提供一次飛躍的機會。充分認識鐵路廊道在新時代的重大價值,依托鐵路專用線重塑蚌埠中心城區山水格局和特色空間系統。探討在不同建成環境和規劃條件下對蚌埠中心城區鐵路專用線沿線用地的更新模式進行類型化歸納,有效發揮鐵路廊道更新對周邊用地的帶動作用,深入研究有效提升空間品質的措施,針對各類用地特點,提出不同更新模式下的空間提升對策和具體措施。加強城市公共空間與自然環境的有機聯系,強化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城市交通,并調動和激活社區小型公共空間,提高生活空間質量。
空間研究完成后,蚌埠西部鐵路公園、米廠文創園規劃、蚌山區鐵路文化公園等一批規劃建設項目陸續以此為基礎轉化落實;帶狀公園、體育公園、綠道、水蚌線城區廢棄段口袋公園等項目正在謀劃之中。這些項目將在城市更新中體現傳承保護城市肌理、提升重塑城市風貌的理念。
下一步,蚌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繼續向自然資源部推薦報送“多規合一”改革后涌現出的城市設計、城市更新和村莊規劃等國土空間規劃優秀案例,提升蚌埠自然資源和規劃的組織編制能力和美譽度。